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8月31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会议由院长任先国主持,全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参加。
会上,学院各教研室主任围绕课程实际,聚焦如何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发表了观点。为下一步扎实推进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达成共识、形成思路、提出举措。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 冯玲: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一是要把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融入“概论”课程。首先从理论体系整体上融入;其次各理论体系分别融入。二是要将问题导向科学方法融入“概论”课程 。首先,毛泽东思想就是在解决我国革命、建设的实际问题过程中,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形成的理论成果。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各个理论体系也都有各自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三是坚持系统观念融入“概论”课程。首先是毛泽东思想系统观念的融入,其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观念的融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 张心遥: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词“改革”,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一是备课方法的改革,要注重分析学情,找准学生关心存疑的真问题,做到精准施教。二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或者说教学手段的回归,回归教材本身,深耕教材,内容为王。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做到勇于创新,教学相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 林臻: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一是要在在课堂上明确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基本信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会议精神的初步认识。二是要将全会精神的核心内容与理论讲授相结合,将全会通过的《决定》15个部分内容融入对应的专题,创新教学内容。三是要将全会精神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张博: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策略来实现。一是在课程导入与背景介绍时,简要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概况;二是在理论学习与核心概念讲授时,适当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内容;三是通过案例分析与讨论,选取与全会精神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做小组讨论,如国有企业改革、科技创新政策、教育综合改革等,分析它们在思想道德和法治层面的影响,如促进公平正义、增强社会活力、维护市场秩序等。在课程结束时,对全会精神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融入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改革与法治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 张露濛:形势与政策课是设有专题讲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所以我们要探讨的不单单是融入的问题,而是如何把这一讲的内容讲深、讲透、讲活,真正做到“三进”。“进教材”、“进课堂”、是已经做和必须要做的,教师主要任务在于让全会精神“进头脑”,这也是“三进”的目的。引导学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第一,要整体把握,对历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历程进行梳理。第二,要重点突出,讲清楚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讲清楚“四个迫切需要”,讲清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讲清楚六条重大原则的丰富内涵。第三,要借助实践教学和“大思政课”提升效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 王占西: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要遵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背景、意义和内容,理解其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当前的改革和发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和当前改革实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学校宣传部副部长、兼职思政课教师代表蒋保伟、学院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主任朱红伟、学院青年教师代表陈辛未,分别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交流发言。
学院参加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并荣获特等奖、一等奖的教师代表也结合自己的参赛经历,分享了感悟与心得,并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要点展开了分享与讨论。
任先国院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真正将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要求,强化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坚持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将全会精神融入理论研究阐释、思政课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中。
文案:林臻